2019台北客家文化中心藝術進駐計畫
《透過臨時構築識辨新客家形象》
The contemporary hut of new Hakka image
張庭嘉、胡芳瑜
Ting-jia Zhang, Fang-yu Hu
共同創作成員:
韻圓、芳慈、蓓伶、維康、瀚元、瑋廷、芯培、婉瑋、淑芬、
享元、朗丞、宇瑄、祐青、伊珊、耀陞、璿安、承楙、家彤、
星妤、宗倫、佩芬、苡臻、雅茹、亮至、雨欣、岳庭、薏雯、
Jason、冠德、崑崙中藥店、唐山書店、凱勝商行、
英光藥局、立青蔬果、劉媽媽飯糰、白雪洗衣店、
螢光水電行、皇嘉文件、保順牙醫
模特兒:胡芳慈
共同創作成員:
韻圓、芳慈、蓓伶、維康、瀚元、瑋廷、芯培、婉瑋、淑芬、
享元、朗丞、宇瑄、祐青、伊珊、耀陞、璿安、承楙、家彤、
星妤、宗倫、佩芬、苡臻、雅茹、亮至、雨欣、岳庭、薏雯、
Jason、冠德、崑崙中藥店、唐山書店、凱勝商行、
英光藥局、立青蔬果、劉媽媽飯糰、白雪洗衣店、
螢光水電行、皇嘉文件、保順牙醫
模特兒:胡芳慈
序言
遠古時期,人類為了避免外在環境的侵擾,我們透過智慧與手作工藝,製作出可以躲避危險的「原始小屋」(primitive hut)。隨著時間推進,歷經各種自然與文化之磨礪,人類的知識與技術快速發展,「原始小屋」逐漸進化成多樣的建築形式。隨著這樣的原始小屋形式在世界各地延伸出各式各樣的地域形式,客家文化當然也有其獨特的建築文化脈絡與相關的工藝技術,像是土樓、夥房、圍屋等,都是滿著名的客家傳統建築,工藝的部分則像是藍染技術、新丁粄模具製作、花布車縫技術、各式各樣的傳統美食佳餚…等等。無論是在建築或者是工藝技術部分,隨著近代經濟起飛與工業革命、資本主義興盛後,我們對於傳統文化的凝聚力漸漸地被各種多元的生活型態稀釋了,這也迫使我們反思,在這個百家爭鳴的當代文化中,我們用甚麼方式「參與」當代人的客家生活?
從中國遷徙至台灣的客家人(約明朝至1949年以前的客家人),發展出一支有別於中國系統的客家文化,在台灣,最常見的客家傳統民居形式為「三合院客家厝」,某種程度上跟台灣閩式傳統建築共同享用這個在地新拓墾民居,再更進一步到1990年代,許多客家人為了事業與學業,遠從桃園、新竹、苗栗來到台北打拼,在古亭區一代落腳,經過二、三十年的各自努力、與其他族群交流合作,簇成一個全新的客家聚落。隱身在這個資本社會下發展出來的水泥叢林裡。如果沒有透過「參與」與「聆聽」,我們似乎沒有辦法很輕易地從外觀上區別誰是客家人,誰又擁有甚麼特別的故事?每當我們提起傳統的客家精神象徵,又會想起什麼呢?可能是代表勤儉的客家花布,美味的梅干扣肉、客家小炒,抑或大家朗朗上口的客家歌瑤。以上種種都是先人們透過生活經驗日積月累所留下來的象徵物,深植於後代子孫的腦海裡。在這個計畫,我們透過訪談客家店家與參與當代的客家文化活動,來發覺這龐大結構中的冰山一角,這個計劃的成果可能沒有辦法完整地揭露當代客家文化的全貌,但可以一窺部分客家人的當代日常。
在創作的初期我們訪查了台北客家主題公園周遭及古亭地區,十多家由客家人經營的店家,範圍大致從捷運台電大樓站至古亭站之間,約座落在羅斯福路兩側的巷子中。我們在訪查的過程中,發現這一帶有這麼多客家人,產生有趣的地緣關係,與多元族群們互相疊合在一起,在這裡有這麼多客家住戶的主因是早期古亭區位於舊台北城外的近郊,土地及房子較為便宜,成為第一批北上至台北打拼的客家人最佳落地深根之地。後來一代接一代越來越多客家人來到台北都會因為地緣關係來到這一區打拼定居,形成現在隱身在大台北市內的客家聚落。這十多家店家分別經營著不同的工作類型,大家對於自己經營的專業,都相當滿足及充滿信心。各店家從搬至台北開始經營到今天都歷經了十多年以上,在二、三十年前來到陌生之地白手起家,大家都不辭辛勞努力工作著,無不是為了留給後代子孫一個更好的生活環境。這樣的打拼寫照,在該年代映射出的工作氛圍,也建立了現在城市的繁榮場景。透過下面兩個表格,我們不難發現客家人從早期的農耕社會,移轉到現在的多元社會共構的生活,不變的是他們認真看待生活日常的精神,都是從一個小小的買賣做為起點,一點一點建構他們的願景與休閒生活。
完成前期的藝術家與店家訪談後,我們對於這樣的客家生活「參與」有了初步的開始,於是我們開始構思兩場入門級的工作營,希望可以連結大眾一起來探索客家文化主題公園,一方面透過共創工作營可以讓大家交到新的朋友,另一方面也可以讓大家知道,原來台北市其實早有一個龐大的團隊,正默默為客家文化耕耘著,讓這些多元族群的文本得以被妥善保存下來。工作營分為《青年版》以及《親子版》兩場進行,以兩種參與方法與兩個群體進行創作。於2019年6月22日我們舉辦了青年版的工作營,時間共計一天約六個小時,主題為《客家文化主題公園的再現地景》。連結了台北科技大學建築系林靜娟副教授大二指導學生與自由招生的成員,一起來創作。課程以深入淺出的方式讓大家去了解「框取方法」(framing objects)以及「再現」(representation) 的基本原理,在《青年版》的安排上我們盡量將生澀的課程內容壓縮到最小,把大部分的時間完整地給參與者,讓他們可以展現直覺的原創力,短短一天內他們製作了攝影作品、單色速寫、三維創作、二維完稿創作,希冀這樣的參與過程,可以讓參與者體驗到「創造」本身源於人類的體內,而不僅僅是透過外界的學習,是雙向甚至迴圈式(looping method)的學習方法,在分享中討論不同的觀點與互相激盪,成員有意識地互相學習與無意識的潛移默化,在這樣「參與式」的創作方法下,將導師的特質弱化,有助於擺脫傳統上線性授課的教學困難。
經過短暫簡單練習後,大家開始分組探索客家文化主題公園一帶地景,過程中學員們在園區內蒐集物件(objects)、紋理(texture)、影像(images)等。每個人都有自己觀察的重點,大家一一介紹個人蒐集及框取的物件。有些人專注於園區內的植物自然景觀紋理,有些人專注於人造象徵性物件及顏色,也有成員專注於創造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互相分享後便發現,雖然大家探索的範圍相同,但是切入的觀點以及著重的重點都有相當大的差異,各自都有其特色,快速激盪出創作靈感。在這樣的極為容易入門的觀察之中,我們同樣可以發現很深刻的道理,即便人類作為感知者(sensor),知道這個世界存在著不可動搖的客觀事實,但透過感知者(sensor)的介入,每個人都可以創造出屬於自己的平行於現實的再現世界,透過交流各自的再現物,我們更可以深入地了解對方是怎麼看這個世界的,這無論是在創作上或者是了解彼此上,都是非常有效的方法。這也是為什麼自從網路世界盛行以來,了解一個人除了透過實際的會面以外,我們還可以從他們在網路上的種種發表言論或影像,來理解這個人的不同面向。
於2019年6月23日我們舉辦了親子版的工作營,主題為《客家文化主題公園的再現地景》。探索的範圍為客家文化中心展覽館,與青年版工作營不同之處,更注重小朋友大膽地將所想像的事物繪製出來。訓練以不同視角觀察周遭物件,由小至大,由簡至繁,並試著引導學員分享自己觀察的事物,將想法繪製於木板上。
從中國遷徙至台灣的客家人(約明朝至1949年以前的客家人),發展出一支有別於中國系統的客家文化,在台灣,最常見的客家傳統民居形式為「三合院客家厝」,某種程度上跟台灣閩式傳統建築共同享用這個在地新拓墾民居,再更進一步到1990年代,許多客家人為了事業與學業,遠從桃園、新竹、苗栗來到台北打拼,在古亭區一代落腳,經過二、三十年的各自努力、與其他族群交流合作,簇成一個全新的客家聚落。隱身在這個資本社會下發展出來的水泥叢林裡。如果沒有透過「參與」與「聆聽」,我們似乎沒有辦法很輕易地從外觀上區別誰是客家人,誰又擁有甚麼特別的故事?每當我們提起傳統的客家精神象徵,又會想起什麼呢?可能是代表勤儉的客家花布,美味的梅干扣肉、客家小炒,抑或大家朗朗上口的客家歌瑤。以上種種都是先人們透過生活經驗日積月累所留下來的象徵物,深植於後代子孫的腦海裡。在這個計畫,我們透過訪談客家店家與參與當代的客家文化活動,來發覺這龐大結構中的冰山一角,這個計劃的成果可能沒有辦法完整地揭露當代客家文化的全貌,但可以一窺部分客家人的當代日常。
當代客家意象初探
訪查台北客家主題公園周遭客家店家紀錄表(一)
訪查台北客家主題公園周遭客家店家紀錄表(二)
劉媽媽在製作飯糰所需要的梅乾菜(左) 凱勝商行黃老闆分享之前受訪的紀錄(右)
與立青蔬果行老闆女兒訪問過程照片
白雪洗衣店朱老闆熱情的向我們分享他所拍攝的攝影作品
當代客家意象探索工作營
青年版成員:
韻圓、芳慈、蓓伶、維康、瀚元、瑋廷、芯培、琬瑋、淑芬、享元、朗丞、宇瑄、祐青
參與成員以單色速寫(single color sketching)繪製其他學員
成員們透過框取手法(framing objects)拍攝、觀察
互相分享繪製對方的成果
經過短暫簡單練習後,大家開始分組探索客家文化主題公園一帶地景,過程中學員們在園區內蒐集物件(objects)、紋理(texture)、影像(images)等。每個人都有自己觀察的重點,大家一一介紹個人蒐集及框取的物件。有些人專注於園區內的植物自然景觀紋理,有些人專注於人造象徵性物件及顏色,也有成員專注於創造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互相分享後便發現,雖然大家探索的範圍相同,但是切入的觀點以及著重的重點都有相當大的差異,各自都有其特色,快速激盪出創作靈感。在這樣的極為容易入門的觀察之中,我們同樣可以發現很深刻的道理,即便人類作為感知者(sensor),知道這個世界存在著不可動搖的客觀事實,但透過感知者(sensor)的介入,每個人都可以創造出屬於自己的平行於現實的再現世界,透過交流各自的再現物,我們更可以深入地了解對方是怎麼看這個世界的,這無論是在創作上或者是了解彼此上,都是非常有效的方法。這也是為什麼自從網路世界盛行以來,了解一個人除了透過實際的會面以外,我們還可以從他們在網路上的種種發表言論或影像,來理解這個人的不同面向。
在台北客家文化主題園區內探索蒐集物件(objects)及影像(images)
學員在園區內蒐集自然物件紋理(texture)
互相分享後便是學員們的創作時間,將蒐集的物件再現於藍色木板(二維完稿創作)與立體花磚(三維創作)上。工作營所製作的立體花磚有別於傳統花磚,是運用珍珠板材以及同學在園區內蒐集的物件重新組構而成。其再現的原理與傳統花磚有異曲同工之妙,同樣都是取生活中的象徵物件元素,依照匠師的生活經驗將元素拼貼成花磚。 在這樣的過程之中,雖然我們沒有特別去強調參與者正在模擬著當時匠師的生活經驗,但希望透過這樣自然而然地引導式地創作方法可以讓參與者體驗到製作原型(prototype)的樂趣。
運用蒐集回來的物件搭配珍珠板製作立體花磚
共同繪製藍色版畫 互相協調整體氛圍(Co-working two dimensional crafts)
學員們與版畫大合照
於2019年6月23日我們舉辦了親子版的工作營,主題為《客家文化主題公園的再現地景》。探索的範圍為客家文化中心展覽館,與青年版工作營不同之處,更注重小朋友大膽地將所想像的事物繪製出來。訓練以不同視角觀察周遭物件,由小至大,由簡至繁,並試著引導學員分享自己觀察的事物,將想法繪製於木板上。
親子共同創作 誘發創作直覺 (large-scale actor)
葉氏姊妹認真創作的神情
親子一起分享在台北客家文化主題公園發現的事物
亮至與他的大披薩創作
雅茹、承楙、星妤、家彤一家人的創作
伊珊、璿安、耀陞、宗倫一家人的創作
本藝術裝置結合舉辦工作營,帶領大家仔細體驗客家文化中心內的展覽,觀察公園內的花草樹木。並將學員們工作營的成果融入裝置中,讓課程中探索的事物分享給來此參觀的民眾。
運用參數設計方式將具象插畫及照片轉譯為抽象方塊像素,將複雜的資訊整理為純藍色的客家花布圖騰。
我們也延續了客家藍染精神,透過訪查客家店家及工作營與民眾互動探索新客家形象,蒐集屬於當代客家的象徵物。於台北客家文化中心戶外櫥窗空間以抽象插畫,電腦輸出轉譯呈現擁有當代客家象徵物的花布,圍塑純藍色的臨時構築空間,讓觀賞者在其中細細品味每一樣物件背後的故事。整體藍色的構造物凸顯客家藍染的特色,也讓戶外櫥窗空間多了吸引參觀者駐足觀賞的新亮點,裝置除了其中展示的內容,其日夜空間內外所展現的光影變化也再次強化了藍色的抽象氛圍。
藝術家簡介
張庭嘉 Ting-jia Zhang
主要創作據點位於台南舊城,大學主修建築,研究所時期致力於物件與哲學、心理領域的整合研究,探討人的感官與時空背景之縝密關係,並以論文《Any-object-whatever任意物件》作為個人論述的知識根基。現階段企圖協調藝術與設計的差異,透過平面創作、空間設計、藝術裝置、識別系統等多元的形式呈現。《Jiajiauniverse 嘉嘉宇宙》計劃則是論文的延伸嘗試,引導未經過專業訓練的任何人,皆成為藝術創作的參與者,就像共同建立一虛擬宇宙,實現論文任意物件的深層意涵。
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學士 Group of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碩士 Group of Design Theory
胡芳瑜 Fang-Yu Hu
早期創作地點為台北後山埤,研究所時期赴台南攻讀設計理論與型式理論實務,進行參數式設計、數位製造以及材料應用研究,並試圖以空間設計、藝術裝置、工作坊等方式呈現,曾參加及舉辦過多場自造相關活動及工作坊,多次於Maker Fair Taipei 及 Maker Faire Tokyo 發表自造材料課程,供參與者體驗自造過程的純粹喜悅,論文《LA600染液調色機的材料試驗》奠定個人對材料試驗與型式研究的基礎,在拓樸學與物質的抽象性上善於以淺顯的課程讓參與者了解物件背後複雜的原理。
中國文化大學建築及都市設計系學士
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碩士 Group of Design Theory